“感恩”二字,定義是:“樂于把得到好處的感激呈現出來且回饋他人”。簡而言之,就是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首先,感恩是一種美德。當一個人的行為不屬于應付的義務,而屬于奉獻時,其行為就不僅僅具有道德的價值,而是具有美德的價值,感恩是發自內心,對于萬事、萬物、眾人的感激之情和感恩之舉,它超過應盡的義務范圍和程度,所以感恩并不是一般的道德規范,而是一種美德。 其次,感恩是一種智慧。感恩之心產生于理解,一個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狂妄自大的人是不會有感恩之心的;一個不能正確理解他人善意的人,也是不會有感恩之心的。在今天的生活中有一句話“理解萬歲”,不能夠正確理解他人的人也是不會有感恩之心的。在生活中,如果給“智障”者好處,他(她)連“謝謝”都不會說一聲。所以,如果說知恩不報是缺德的話,那么,有恩不知,則是缺智,而知恩不言則是失禮。有些人不說“謝謝”兩個字,他也不是不理解,在一定程度上這是他的失禮。正是從這個角度講,感恩是一種智慧?梢姸酶卸鞯娜,不僅是具有道德的人,而且是具有智慧的人。盧梭說過:一個不懂得感動、感恩的人就是一個最無知、最失敗的人,也是最不值得別人尊重的人。第三,感恩是一種“投資”,必有回報。感恩是播種善因,感恩者主觀不圖回報,但客觀會有回報,因為事物都是辯證的。中國有一句古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贈人玫瑰,滿手余香”,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一)感恩有利于促進人與人之間和諧共處。懷著感恩的心情去生活,人的心態就會謙遜和謙卑,就會對外界產生友善的敬畏感。感恩能加強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交流,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構建和諧社會需要個體和諧,個體和諧的根本是心理和諧,具有感恩的心情,最有利于人的心理和諧。
(二)感恩有利于緩和工作生活中存在的矛盾。當前工作生活中存在不少矛盾,比如說省局規范津補貼發放,干部收入少了,而物價漲了,手足有點緊了,購買力下降等等。假如我們懷著感恩的心看待這些矛盾的存在,就會理解上級決策的良苦用心,就會有知足常樂的感覺,就會不因收入相對減少影響工作積極性。
(三)感恩有利于增強干部的社會責任感。如果作為一個普通人來說,他懷著感恩的心情去生活,他就會就要感恩父母,就會鍛煉好自己的身體不使父母擔心,就會鍛煉自己的能力,獲得到一份屬于自己的工作,使父母親過去幾十年時間含辛茹苦在他的成長中付出的心血能夠得到應有的回報,這會增加他們前進的動力。如果作為一個領導干部,他得到群眾的信任,群眾推薦了他,他得到了組織的信任,組織委派了他,他如果懷著一種感恩的心情去工作,那么他就能把這個工作做好。作為一個地稅干部來說,如果他能夠懷著感恩的心情去工作,他就會有“聚財為國”的責任感。通過感恩,可以增強人格魅力和提升成長力量,從而使人們更具有社會責任感,可以說會感恩的人才能成大器。
|